肺癌早期或癌前病变时即已发生多种基因异常,这些异常改变往往先于临床症状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早期肺癌的分子标志物,故相关基因检测对肺癌高人群,特别是有家族倾向或重度吸烟伴气道阻塞者的筛检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这些癌前病变或轻度不典型增生的部分基因异常具有可逆性,早期诊断并指导癌前病变患者脱离致癌物或进行化学干预,可能逆转癌前病变进一步发展。目前,由于临床对于肺癌的诊断都是以肺癌的基因表型改变为依据,其敏感性不高,出现时间较晚,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有限。因此将肺癌治疗对象从有临床症状的中、晚期患者逐渐转向无症状的早期或癌前病变患者,这正是目前肺癌治疗观念的改变。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因其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极少损伤正常细胞的特点,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许多病人都视其为治疗肺癌的一线生机。但传统的单靶点药物并不适合所有肺癌患者,恰恰由于靶向治疗是设计为了攻击特异性靶分子,所以必须找到合适靶点才能发挥其疗效。目前较为常用的肺癌靶向药如易瑞沙和特罗凯,其靶点为EGFR(表皮生长因子),对于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只有基因中存在EGFR突变,才能形成靶向药物攻击的“靶点”。所以,肺癌患者需要先测基因,只有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靶向治疗才能适用。TRIBUTE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存在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提示KRAS基因突变是影响TKI药物疗效的不利因素。因此,确定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RAS和EGFR基因的突变位点对选择药
亚裔非小细胞癌基因图谱
作为个体化医疗的主要手段,靶向治疗主要通过基因或分子选择有针对性地杀死恶性肿瘤细胞,而几乎不影响正常细胞,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而作为一种与靶向药物相关联的体外诊断技术,“伴随诊断”则主要通过检测人体内蛋白、突变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人群中筛选出最佳用药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医疗。随着诊断和制药两大领域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上的紧密合作,“伴随诊断”和靶向治疗已成为实现精准医疗最重要的两大工具。
精准医疗将肿瘤基因分型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用于肺癌的治疗,改变了肺癌临床治疗的格局。EGFR、ALK、ROS1(EAR)是肺癌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EAR基因同步检测已被欧洲ESMO、中国肺癌诊疗专家共识等推荐,是让患者从肺癌精准医疗中获益的有效策略。目前应用于肿瘤基因分型检测的技术众多,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高通量测序、数字PCR(ddPCR)、基因芯片、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而可用于EAR基因同步检测的高通量检测技术主要有测序、基因芯片、RT-PCR等。
热门文章TOP10
官方咨询热线:
400-1033-120
邮箱:
dllcw@163.com
香港总部:
香港湾仔骆克道301-307洛克中心19楼C室
TEL:00852-31758679
大连分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星海旺座2306室
沈阳分公司:
沈阳市沈河区北站路61号财富中心A座17层
特别声明: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判断和医学依据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大连福生一家医疗咨询有限公司 | 辽ICP备17003284号-3
扫码咨询